■ 记者 杨心梅
3月19日,沐川县杨村乡碑坪村茶叶加工厂生产车间里,人员穿梭、机器轰鸣,一筐筐鲜叶经过摊晾、杀青、揉捻、烘干,被制成茶香氤氲的绿茶。“近期收购、加工的是二粗茶,已经收购了1.7万余斤,产出干茶4000余斤。”碑坪村党支部书记刘建华高兴地向市政协调研组一行介绍着茶厂的情况,“今年,茶厂基本消化了杨村乡6000余亩茶园的鲜叶,价格最高时为170元/公斤,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挣钱。”
不只是关心茶厂的发展情况,当日,市政协调研组还现场为碑坪村落实了两项改造工程的项目资金。接下来,碑坪村尚未安装路灯的村委会及周边村民聚居点的2.5公里路程内,将由市烟草公司出资10万元,新建47盏太阳能路灯;借助市林业园林局提供的森林植被恢复费补助资金10万元,实施规模200亩的新造木质林、新造药材林(黄柏、杜仲)森林植被恢复项目。
自2016年市政协机关结对帮扶碑坪村以来,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齐上阵、机关干部齐参与、政协委员齐推动,构建了“两级政协、四级委员”整体联动机制,先后派出3名副县级干部担任碑坪村“第一书记”,帮助村里发展产业。“如今,碑坪村已经拥有林竹13500余亩,为全村的主导产业,同时还发展了茶叶373余亩、笋用林基地400亩、黄白姜340亩、经济林100亩。”市政协驻碑坪村帮扶工作组组长、驻村“第一书记”段翔介绍,市政协机关还依托碑坪村丰富的林竹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帮助村里制定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与此同时,市政协先后协调争取280万元,修建29.3公里林区资源路,有效解决了全村林竹运输困难问题;协调15万元,修建2.5米宽的入户路6.3公里,实现了户户通硬化路;协调100万元,安装太阳能路灯、迁建通信基站、支持乡卫生院和党群服务中心改造。
小山村路通了、灯亮了、产业发展起来了,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了……在市政协这个“结对亲戚”的帮助下,碑坪村村民生产生活不断改善,村容村貌欣欣向荣,2018年,碑坪村顺利通过国家核查验收,退出贫困村序列。“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四个不摘’要求,继续在产业、项目上不断跟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段翔对未来充满信心。
(责任编辑:吴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