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香肠腊肉 盐井村集体经济“上新”了[图]-c7娱乐麻将胡了

 卖香肠腊肉 盐井村集体经济“上新”了[图]-c7娱乐麻将胡了
卖香肠腊肉 盐井村集体经济“上新”了[图]
2021-10-28 来源:乐山新闻网

  乐山新闻网讯(实习记者 李玉佳)10月27日早上八点,位于峨眉山市绥山镇西北部山区里的盐井村就有一户农房开始“炊烟袅绕”,他们可不是在生火做饭,而是在做着四川人年底最重要的一件事---“秋”腊肉香肠。而且这个腊肉香肠不是做来自己吃,是盐井村最新开发出来的集体经济项目,把成品卖出去给村里带来效益,这才是他们的目的。见过种果树、种茶叶、养猪、养鸡的村集体经济,盐井村怎么想到卖腊肉香肠呢?这就要从它的因地受“限”说起了......

  因地受“限” 腊肉香肠年底“救急”

  观音湖,即观音岩水库,是峨眉山市一级水源保护地,它位于盐井村地界内,这就意味着盐井村发展产业,就必须考虑到是否会造成水源污染的问题。再加上海拔600-1100米的山区林地,大部分还是禁止开发的生态公益林,那大面积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就注定与盐井村无缘。长年以来,盐井村只能靠流转土地给农家乐和茶叶作坊挣点租金,再加上每年近7千元的流转土地协调费,一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只有3.6万元。“这和个别集体经济做得好的村子比起来,实在是太少了。”为此,党支部书记王建平很是头疼。快年底了,该找一个什么门路,给大家挣一笔满意的“年终奖”回来呢?

  这时,王建平在朋友圈看到卖腊肉的广告,灵感来了。他认为川味腊肉香肠享誉全国,又是过年的应季产品,只要把品质把控好,口碑一出去,再搭上电商的顺风车,一定是个好项目!“而且我们从外面买猪肉回来加工,也不会有什么污染。”很快,盐井村召开了村民会议,村集体经济联合社动用了3万元资金用于租房,购买猪肉、调料、柴禾等用品,10月2日就开始制作第一批腊肉香肠。

  品质考究 做特色无公害食品

  不到一周,第一批香肠腊肉就新鲜“出炉”了,村民试吃后结果却不太理想。“大家都说这肉吃起来和市面上售卖的大多数香肠腊肉差不多,没啥特别。城里买的猪肉都是饲料猪的肉,吃起来水分重,不香。”为此村干部们在双福镇找到了“资格”的粮食猪,再制作了第二批腊肉香肠出来。

  这一次的腊肉脂肪层是透明的,瘦肉泛红,一刀切下去油脂沁出,按道理应该是上上品了,可还是没吃出特别。这时村民王林提出了一个建议,通常熏肉的柴禾多是柏香叶、柚子叶,何不如用茶树枝叶来熏肉呢?原来在盐井村少有的耕地中,70%的面积都是种茶叶,王林家的腊肉就是用修剪下来不用的茶树枝叶熏的,口味就要好些。

用茶树枝叶当柴禾熏香肠腊肉

  更换了柴禾后的第三批腊肉香肠,终于达到了大家的口味预期。这时村干部们带上成品到对口帮扶单位推销,大获好评。“尝了我们的腊肉香肠,都说肉质紧实、香味独特,马上就定出去差不多一千斤。”王建平说到这里脸上很是自豪。接到这笔大单后,村里马上以平均每月3000元的工资雇佣了4名村民,开始“赶工”;每天背茶树枝叶来卖的村民也能挣到钱,“一天背300斤来卖的话可以挣到150元左右。”村民看到能挣钱,干起活来更起劲了,帮工的董大姐说:“我们最近几天都是从早上8点做到晚上12点,切肉、腌制、熏肉......不歇气都可以,有生意心情好!”

  记者了解到,就目前已经定出去的一千斤腊肉香肠,销售额可达到4万元左右,利润空间在25%-33.33%之间。和之前的项目相比,确实是一笔“快钱”。可村干部们深知,要想长久发展还是要拓宽销路。“我们现在要抓紧筹备各种手续,申办无公害食品的商标;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完善证照,争取在年底时在电商平台完成登记,把我们的‘茶香’腊肉香肠卖到全国各地。”王建平和大家规划着盐井村的未来,“振兴乡村,还是要沿着建设绿水青山、宜居宜养的美丽山村道路不断前进。”

(责任编辑:绍军)

乐山发布 懂你,懂世界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