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柑绿橘丛林深 树树青翠果色香
在马村镇龚沟村。这里,连绵成片的7000亩优质柑橘园,放眼望去,群山苍翠间硕果累累,构成一幅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的美景图。
龚沟村是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村、省基层治理示范村、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和乐山市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全村幅员面积9.4平方公里,辖12个村民小组,1089户3510人。
近年来,龚沟村党委117名党员,带领全村积极探索“村党委 合作社 农户”三位一体的产业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产业扶贫、农户增收、乡村振兴的发展新路。
马村地处夹江县城北,2019年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中,马村镇由原来的中兴和马村两个乡镇组合而成,整合以后全镇幅员面积55平方公里,人口24779人,耕地面积3.1万亩,下辖7个村2个社区。
如何做好镇村改革的后半篇文章,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摆在马村镇党委、政府面前的一件大事。
马村素有“千年纸乡”的美誉,文化底蕴丰厚。传统手工造纸72道工序完好保存,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马村镇推动文旅深度融合的乡村振兴,亮点频现,成效显著。
石堰村传统村落,吸取传统文化之根脉,展现农耕文明的精髓,2019年乐山市十大美丽传统村落榜上有名。石堰村古法造纸历史悠久,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抗战时期两次寓居于此。大千纸坊、枷档桥古街等成为珍贵的文化遗产。
近年来,石堰村以乡村旅游为特色的乡村振兴,新建成大千纸坊沥混路面村道,打通千佛岩后山的旅游环线网红路,占地500平米的仿古建筑“石堰书画新村”成为书画爱好者们的创作基地。清澈的河水潺潺流淌,青石板路连通茂林修竹。如今,石堰村以其深厚的纸文化,吸引游客观光旅游,古老村落焕然新生、美丽蜕变。
如果说,石堰村美丽村落承载了传统纸乡文明,那么大千纸故里则是打造研学旅游的又一亮点。坐落于马村场镇的“大千纸故里”研学基地,投资4500万元建成大千古法造纸陈列馆、汉文化体验馆、古法造纸体验中心、名家书画作品展览馆等,成功创建成3a景区。年接待游客5万人次,经济收入达400万元以上。
近两年,马村镇顺利完成了全镇文旅发展规划,结合本土特色,深入挖掘纸文化内涵,发展研学基地和乡村旅游,全力打造全国著名的“书画纸之乡”。
目前,马村镇拥有一定规模的研学体验基地9家,“一树闲居”“富丽山居”“云中山庄”等为代表的民宿,乡村文旅融合产业初具规模。
“十三五”收官,马村镇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克难,516户贫困户全部实现高质量脱贫,为有效巩固脱贫成果、对接“十四五”乡村振兴,锁定争创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的工作目标。
以发挥带河村坝区种植优势,布局以粮食、中药材为主导农业,推进有机结合、良性循环的产业振兴。
以“四游一区一景”为抓手,推进以纸为媒,发展“景区游”、“研学游”、“民宿游”、“商品游”;创建两个3a景区、一个2a景区,培育多个研学体验点,以改造旧居为前提打造新民宿5家。
以特色水果为主导产业,争创省级现代农业园区。
以发展林竹园区和多彩林区为抓手,形成山水相连的绿色景观。
农旅融合、文旅融合成为乡村振兴的“马村样板”。着眼“十四五”未来发展规划,马村镇将充分利用好本地优质资源,统筹规划,脚踏实地,打好农旅融合、文旅融合的组合拳,谱写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的新篇章,为乐山旅游“第三极”建设贡献马村力量。
(责任编辑:杜冬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