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川县魔芋科技示范园
■ 记者 张力 文/图
近年来,沐川县因地制宜,立足实际,发展特色产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有效改进就业难题,助力紫茶、魔芋等特色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筑梦致富未来。
紫茶品牌迅速崛起
四川一枝春茶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枝春茶业”)特色茶树新品种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基地内,漫山遍野的茶树青翠欲滴。此处种植的30多亩珍稀茶树品种“紫嫣”,在今年3月实现首采,身价高达36000元/公斤,远销上海、北京等地。
“‘紫嫣’是四川农业大学和我们公司合作,从沐川野生茶树中选育的珍稀茶树新品种,其新梢芽、叶、茎均呈深紫色,富含花青素。”一枝春茶业负责人杨昌银告诉记者,由于“紫嫣”的珍稀性且未形成批量成品,因而身价较高。
据介绍,一枝春茶业多年来坚持培育优质特色茶树新品种,与四川农业大学合作,引进和选育茶树品种(品系)380多个。其中,选育优势特色茶树品种并成功培育“川沐28”“川沐217”“川茶2号”等4个省级茶树良种。“紫嫣”则作为珍稀茶树品种,获得农业农村部新品种登记证书,成为沐川一宝。
“‘紫嫣’不适合农户‘单打独斗’种植,需要专业公司建基地,实现种植、加工、销售标准化,利于珍稀品种的保护和特色品牌打造。”据杨昌银介绍,近两年来,一枝春茶业“紫嫣”品种种植规模达800多亩,育苗400多亩,预计2021年底规模将达1200余亩,2022年初投产紫茶50余公斤,2023年投产紫茶500公斤以上。
紫嫣”茶汤赏心悦目,一品醇厚爽口,二品清香袅袅,三品回味甘甜,富含纯天然水溶性花青素,是一种很好的保健产品,受到市场热捧。沐川县统一规划,采取“公司 基地”模式,通过土地流转、种苗补贴,扩大“紫嫣”种植面积,预计未来三年内将达到1万亩,以紫茶特色产业带动茶农增收致富。
助农增收“魔力”绽放
沐川气候、土壤十分适宜魔芋种植,位于沐溪镇松林村的沐川县魔芋科技示范园内,规模试种的350多亩珠芽魔芋在黑色大棚里破土而出,长势喜人。
“沐川魔芋种植历史较长,但本土魔芋品种产量较低。科技示范园主要进行魔芋种芋繁育。从泰国引进的珠芽魔芋,抗病能力强、产量高,可以更好实现增产增收。”沐溪镇松林村党支部书记周大春介绍,园区内正在规划2个温室大棚,一个用于培育魔芋新品种,另一个则作为“魔芋品比园”,试种世界各地魔芋品种,挑选出最适宜沐川种植的高品质魔芋。
夏季是魔芋生长的旺季,松林村六组村民吴永凤趁着农闲,到示范园查看魔芋生长情况。“家里流转了17多亩土地给园区,我平常来园区务工,不仅按天结算务工费用,还能学到相应的种植技术。”吴永凤说,如今,“土地流转 务工 集体经济分红”成为他家的收入来源,平均月收入近2千元。
沐川县科学规划,采取“公司 基地 农户”模式,在沐溪镇、底堡乡等4个乡镇示范种植魔芋5千多亩,带动本县及周边区县发展魔芋种植基地4万多亩,种植户2万多户,2020年魔芋产业实现出口创汇1200多万美元,魔芋种植加工销售已成为山区经济发展、村民增收的重要产业,种植面积、产销规模居全国前列。魔芋产业,正以迅猛之势绽放“魔力”,助农增收。
(责任编辑:许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