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食千钟粟,唯餐两颗梨。”自古以来,金灿灿的梨子便是人们餐桌上的美食。眼下,正值梨子陆续成熟上市的季节,在沐川县高笋乡光明村,黄金梨经过土地和雨水的浸润,正一颗颗饱满圆润地挂在枝头。
在光明村9组小地名“六格田”,连绵的山丘上,一株株枝繁叶茂的梨树在阳光映衬下泛着绿油油的光亮,套着袋的黄金梨挂满了枝头,硕果累累、煞是喜人。光明村环境优越、土壤质地良好、昼夜温差大,给黄金梨的生长提供了持续不断的养分,长出了高出其他梨4-5度的糖分。
黄金梨基地
王春所在的光明村过去是传统的农业村,受交通条件制约,村民主要种植玉米、水稻等传统农作物。穷则思变,光明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开展“先锋引领”行动,组织村干部到成都参观学习,利用“传统产业改革转型”和“因地制宜引进新兴产业”两项措施,依托富硒土壤资源,发展黄金梨、柑橘、茶叶、葡萄、西瓜等经济作物,打造观光农业,盘活农村低效土地,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黄金梨基地
从2003年试种0.2 公顷黄金梨,到现在发展黄金梨54公顷,光明村在“党支部 基地 合作社 农户”模式带动下,致富产业道路越走越稳,增收渠道越来越广。目前全村发展茶叶167公顷,柑橘74公顷,葡萄、西瓜等特色水果“甜蜜”初显。
丰收的喜悦
种植黄金梨的成功让村民尝到了甜头,昔日的山疙瘩长出“金元宝”。“目前全村130户村民种植黄金梨54公顷,投产20公顷,种植户户均增收7000元以上。今年光明村黄金梨产量预计300000 千克,产值180余万元。”村党支部副书记万明英表示,通过发展黄金梨种植,村民不仅可以获得土地流转费用,还可以在园区务工,村民的收入方式多元化。
随着村里黄金梨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如何规范梨树种植、实现标准化经营成为种植户考虑的问题。全村种植户联合成立水果专业合作社,进一步提升黄金梨品质,依托黄金梨产业搞活立体经济。“我们将持续加强黄金梨成长周期精细化管理,提高果实品质,增加产值产量,打好绿色牌、打响生态牌,结合高笋乡‘一个中心、两条环线、六大基地’园区布局和光明新村聚居点,发展集采摘、娱乐、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带动村民走农旅融合发展之路。”对于下一步如何做大做强水果产业,村党支部书记吕初文成竹在胸。
(责任编辑:尧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