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45名骨干力量,440支帮扶队伍,走访群众49万余人,联系帮扶企业1002家,出台稳经济惠民生措施81条……一串串数字背后,彰显着浓浓的民生情怀。
自我市启动实施我为群众办实事“百日攻坚”专项行动以来,全市完成粮食播栽279.52万亩、同比增长2.15%,生猪出栏117.29万头、同比增长18%;完成工业投资180.8亿元、同比增长18.1%,工业用电量107.1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2%;发现各类问题诉求9529个、解决8892个,解决率达93.3%,专项行动成效明显。
以党建之“针”串起民生之“线”
位于市中区通江街道牛咡桥社区的红旗小区、旺福巷等部分居民自建房小区,常年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周边群众对此意见很大。
“小区基础设施差,下水道经常堵塞,偷盗行为也很严重,老百姓迫切希望解决这些问题。”牛咡桥社区党委副书记黄美洁介绍。
我为群众办实事“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市政协牵头组织市委统战部、市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建立我为群众办实事“双报到”帮扶队,主动走进社区,以“问题清单”为导向,多方筹措资金,为自建房小区安装路灯、铺平路面、疏通下水道。
“我们六家帮扶队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凝聚合力,切实把为民办实事落实到基层最小单元,点亮爱心灯、铺平同心路、畅通连心网等三项攻坚项目正稳步推进。”市政协机关党办主任、牛咡桥社区联合帮扶队联络员郑宇表示。
据了解,由市直机关工委牵头,整合市县两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力量的“双报到”行动,常态化在城市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协助社区做好信息收集、疫情防控、环境整治等工作,针对性制定“问需于民”“三官一律”“医心为民”等8项活动指南,通过建立部门资源、群众需求、问题解决“三张清单”,切实为民办实事。截至目前,全市871个机关企事业单位、14347名帮扶干部已累计走访群众26万余人,帮助解决困难诉求2109个。
以暖心帮扶呵护“一老一小”
“一老一小”一直是党和政府关注的重点人群,完善“一老一小”服务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事关千家万户。
近日,犍为县寿保镇龙凤村“德耀嘉州、助残服务”志愿者来到村民敖志荣老人家中,和老人拉家常,帮助老人打扫卫生、整理内务、维修加固房屋,并宣传假肢适配政策。因早年外出打工时遭遇意外,敖志荣属截肢重残,镇村持续落实好低保、残疾、新农保政策,并不定期走访关心老人生活,让老人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关怀。
寿保镇青山村智力三级残疾儿童小一帆家中,也经常能看到志愿服务队的身影。小一帆的奶奶肢体残疾,其父亲因疫情原因务工收入受到影响,一家人生活陷入困境。志愿者们为小一帆送上慰问物资,为其父亲推荐就业岗位,并根据实际情况为他们申报低保,改善一家人的生活状况,呵护小一帆成长。
在我为群众办实事“百日攻坚”专项行动中,我市专门成立了由市民政局牵头,市总工会、市妇联、团市委、市残联等部门配合组建的“一老一小”帮扶队,建立市级相关部门分片联系县(市、区)机制,采取“大数据比对 入户走访”方式,对特殊困难群众进行全覆盖摸排,通过大数据比对保障因病刚性支出较大导致基本生活困难的群众得到及时救助,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市累计排查“一老一小”和特殊困难群众22万人,发放临时救助资金176万元,发现民生需求3531个、解决3444个,解决率达97.5%。( 记者 白建伟)
(编辑:李天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