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在舞雩镇熊马村4组的稻渔综合基地内,由该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养殖近9个月的稻田生态鱼喜获丰收。
走进舞雩镇熊马村稻渔综合种养基地内,一派繁忙的景象。村民们正忙着在田里配合着捞鱼,一条条活蹦乱跳的鱼从田里被捞出进行销售。今年是基地生态鱼投产的第一年,预计养殖的淡水鱼亩产将达到700斤,总产量将达到8吨。仅养鱼一项的收入就将突破15万元。
“我们熊马村集体经济组织成立于2020年,利用中省项目扶持资金来作为启动资金,基地占地23亩,田里主要养殖了鲤鱼、鲫鱼、花白鲢、青鱼和黄辣丁,估计每亩产值加巨人稻产值在8000元左右。”舞雩镇熊马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罗林表示。
得益于合作社采取水下养鱼、水上种稻的种养模式,实现一田多用,增加了农业总产值。在这种模式下,鱼儿既可以吃掉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其排泄物又可帮助稻田生长。与此同时,经天然饲养未食用饲料的鱼儿其肉质也更具特点。
“因为我们的水是活水,投食方面主要是以麦麸、包谷为主,所以鱼的口感很好很细腻。”罗林高兴的说。
熊马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周边村民就近务工。“自合作社成立以来,我就在帮他们看鱼、割草、看缺口,在这儿打工,每年收入有1万多块钱。村合作社都是我们自己的,等它壮大以后,我们还要分红,我在这里干起很有盼头。”在合作社长期务工的村民李洪蓉对合作社发展充满了信心。
下一步,熊马村也将以稻渔综合种养作为集体经济发展的契机,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帮助村民增收致富,助推乡村振兴。罗林说:“接下来,我们打算增加鱼的品种,提高鱼的品质,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力争每亩收入突破一万元。”
据了解,熊马村稻渔综合基地生态鱼售卖将持续5天左右,如有需要可联系舞雩镇熊马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罗林,联系电话13980270668。
(责任编辑:吴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