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区出发,沿着弯弯绕绕的山路行车不到半个小时就能到达和平彝族乡迎春村。“现在这里的老百姓生活条件好太多了,家家户户住新房,环境卫生也有很大的改善。”金口河区“心连心·鸽鸽宣讲团”团长的莫鸽鸽说道。今天,她将在这里举办一场特殊的党史学习教育宣讲活动,通过“汉语 彝语”双语教学方式,让彝族党员和群众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大家好,我叫的莫鸽鸽,也算是大家的‘老朋友’!”用彝语简单的开场白后,的莫鸽鸽开始了今天的宣讲。“1935年5月,长征途中红军渡过金沙江进入了四川凉山地区……经历脱贫攻坚后,我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说过去,谈现在,这些变化大家能看到,能亲身触摸到,我想问下大家,你们感到幸福不?”从轰轰烈烈的党史到刚刚结束的脱贫攻坚,通过“彝汉”双语模式,整场宣讲活动鲜活而生动,有效解决了彝族群众难学、难懂等问题,让党史宣讲深入人心,爱国教育更接地气。
村民耍子有尔在台下聆听了整场宣讲。“以前生活很艰苦,吃的是野菜馍馍,现在生活越来越好,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共产党的好说不完,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以后会更好。”他用不怎么流利的汉语说到。
据悉,为持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在彝族村落深入开展,我区结合民族地区特点,创新方式方法,采取“汉语 彝语”的方式为彝族党员群众进行“双语”送学宣讲。下一步,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将继续用活、用好方式方法,深入全区10个彝汉杂居和聚居的村寨,宣讲好党的历史、传递好党的声音,把党史学习教育送到彝族群众的家门口。
讲红色故事,奋进新征程。这场“彝汉”双语党史学习教育进彝寨宣讲活动,是我区“讲红色故事,奋进新征程”党史学习教育宣传宣讲活动的一个缩影。不止是迎春村,金口河区一场接一场具有地区特色的宣讲活动,已在全区各机关、乡镇、社区、校园等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热潮。“永和镇官村社区‘送学上门’”“区文艺宣讲队‘文艺 宣讲’,‘声’入人心”“‘彝汉’双语党史学习教育进彝寨”……金口河各个宣讲团、宣讲队正用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让党史知识入心入脑,激发奋进力量,让党史学习教育这门“必修课”走实走心、见行见效。
(责任编辑:杨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