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天气的逐步回暖,在峨眉山市双福镇数万亩茶园里,桃花李花争相绽放,村陌田间春色撩人。漫步在漫山遍野的花林中,领略春的韵味,让人心生宁静,忘记了世间的纷繁。
李花纷飞恰似雪,莺啼鸟鸣春茶香。勤劳的双福镇茶农,正忙碌在田间地头,用自己的双手采摘着希望,收获着幸福。“与云南普洱、武夷岩茶不同,峨眉山茶以明前芽茶闻名于世。”据当地著名手工制茶大师罗开启介绍,每年2月下旬到清明前夕都是双福镇茶农和制茶师傅们最忙碌的季节。
从清晨的鲜叶采摘,到下午的自然凉晒再到夜晚的加工制作,各环节紧密衔接、有序推进。短短24小时后,制作完成的茶叶就能出现在大西南茶叶市场,并通过不同的销售渠道发往全国各地。
据了解,双福镇茶产业的大规模发展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以黑包山为代表的高山茶园以其独到的品质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同,从而带动了周边地区的茶叶生产。村民们也相继通过种茶、制茶走上了致富道路。
“单一的茶叶种植,并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罗开启认为只有在茶园里套种不同品种的果树,才能既保护好生态环境又能给村民带来附加收入。通过多年的实践,双福镇茶果产业融合发展初见成效。
“近年来我们以产业结构核心,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增收致富。目前我们全镇茶叶种植面积共计六万余亩,水果以李子、樱桃、枇杷为代表,共计种植面积约四万亩,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了两万元,真正实现了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农业振兴。”双福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艋告诉记者,春天采茶、赏花,夏天乘凉、摘果,已经成为了双福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动力。
“接下来,我们全镇将继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相应的配套服务的提升,进一步做强茶果产业,做大‘福茶’、‘山李郎’等区域品牌,做优乡村旅游产业,推动一三产业融合发展。”李艋表示,双福镇必将以新的姿态、新的成绩,圆满完成乡村振兴这篇答卷。
(责任编辑:杨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