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新闻网讯(记者 李丽秋)柳尖初绿,草长莺飞,初春的暖阳寓意着新的一年开始了。年关刚过,春茶成了所有茶农在2021的第一份期盼。
春茶纷纷卯足了劲,你争我赶地冒出了头。2月19日,记者在夹江县木城镇大旗村的四川华义茶业·兰田·欧标·茶园示范基地里看到,茶农们趁着好天气,斜背竹篓,跨入了葱郁的茶树间,将一片片鲜嫩的茶叶采摘下来,收入篓中。“我一天最多能采摘5斤,按55元一斤鲜叶的价格来算,一天也有将近300元的收入”。大旗村6组村民杨秀枝说,除了自家的土地,另外还流转了部分村民的土地,共有20余亩的土地都种植了茶叶。
“从2月8日起,村民就开始陆陆续续采摘茶叶。”村支部书记张国均说,欧标茶园示范基地属于半托管的模式,夏秋茶将会被四川华义茶业有限公司收购,经过加工销往国外。而春茶则由茶农采摘自销,对于大旗村的村民来说,这是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而近段时间,正是春茶采摘的最佳时节,茶农们纷纷抢时节采早茶。
张国均告诉记者,欧标茶园示范基地的占地面积达2600余亩,由于海拔高,地理位置优越,这里的茶叶产量高、品质好,一年的亩产值能达到6000—7000元,茶叶也就成了村民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
茶产业不仅助农增收,同样也加惠于村里的茶叶加工作坊。在大旗村6组的一家茶叶加工作坊里,机器轰鸣,负责人史翼正在加紧把鲜叶加工成成品进行售卖。“从2月8日开始,我们就开始收购鲜茶叶进行加工”。史翼说,自己先后购入了12台全自动扁形茶炒制机,每天机器同时运作,能将600斤鲜叶做成150斤的成品,加工好的1斤茶叶售价能达到290元。
据了解,与去年相比较,整个木城镇的鲜叶价格同期增长40%左右,以制作龙井茶的鲜叶为例,去年收购价在40元左右1斤,而今年1斤的价格区间55—60元。
欧标茶园示范基地是夹江县茶产业的缩影,随着规模扩大,价格回暖,作为茶产业大县的夹江县来说,又向“全国绿茶出口第一县”目标迈进了一步。据悉,夹江县茶产业基地面积达30万亩,无性系茶园28.1万亩,建成河西14万亩生态茶叶产业带、河东16万亩出口茶标准化产业带,其中出口茶质量安全示范区23万亩,机采茶园16万亩,出口茶备案基地10万亩,基地规模居全省前列,单产全国领先,是全国重点产茶县、中国绿茶出口强县、中国茶业百强县、全国绿色防控示范县、四川茶业十强县,被誉为“出口茶生产示范县”“川茶国际化引领县”。下一步将紧紧围绕省委提出的“打造千亿茶产业”、市委提出的“乐山茶产业走在四川最前列”和县委提出的“茶产业3511”工程,紧抓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机遇,向“全国绿茶出口第一县”目标继续迈进。
(责任编辑:叶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