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新闻网讯(实习记者 李玉佳)第七届四川省道德模范候选人名单公布,乐山人范敬超再次上榜。范敬超曾被评为“乐山好干部”、“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也是第五届乐山市道德模范。他现在是乐山市井研县繁盛杂交柑橘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理事长,更是井研人民心目中的致富“领头人”。
范敬超是乐山井研人,21岁离开家乡,2007年退休回乡创业,今年已经73岁了。一般这个年龄的老人家大都在家颐养天年,但范敬超不一样,他到现在都还扎根在他的“橘梦园”里,继续着他的柑橘种植事业。返乡创业至今,范敬超已经身家百万,他带动了家乡的柑橘产业发展,带着父老乡亲共同致富。但“厅官”退休返乡创业,一路走来并不容易......
“厅官”退休返乡创业 家人反对、资金紧缺
范敬超参加工作近40年,在县级以上领导岗位近30年,先后在群团、党委、政府等系统14个岗位工作过,曾担任四川省政府救灾办主任、省农业厅常务副厅长、省水利厅副厅长等职。退休后本该在成都享受舒适生活,但想到记忆中家乡贫穷落后的样子,他毅然回乡创业种柑橘,他说:“正是因为我这么多年的工作都没有离开过‘三农’,更应该运用几十年积累的农业知识和技术回乡创业,发展丘区农业,带动乡亲共同致富。”
但这想法一出就遭到家人反对,创业第一件事是什么?启动资金。范敬超一辈子的积蓄也就12万元,创业初期资金严重不足,阻碍了产业发展。向亲友借钱仍然是杯水车薪,这时范敬超打起了“卖房”的主意。家人本就对他不愿在家享清福,要回乡当农民的想法不太理解,这下还要承担创业风险,更是强烈反对。这时,范敬超用焦裕禄一心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故事,耐心地做通了家人的思想工作。最终卖房,才把果园发展到600亩,再加上卖树苗和果子的收入,才保证了果业的继续发展。
致力发展柑橘产业 带动乡亲致富奔康
云南省原保山市委书记杨善洲退休后回乡当农民,带领乡亲们改变落后面貌的事迹成为了他学习的标杆。经过反复调研,范敬超认定井研的光热条件和土地资源非常适宜种植优质杂交柑桔等果品。选定了方向,他在柑橘种植上投入了全部资金和心血,依靠自己的学习科学种植,他的橘园三年后迎来丰收,每亩地产出上万元。自己丰收不算丰收,乡亲们要一起丰收才行。看到范敬超的成功,村里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回来种植柑橘,他也毫不吝惜地全盘传授经验。为增加柑橘品种,提升柑橘品质,持续对果农进行技术培训。于是培训队伍又组建起来,每月至少开展一次新技术培训;同时,带领果农在园区实践,手把手教他们如何嫁接、如何剪枝、如何间果?让果农通过一次次高质量的培训,熟练掌握柑橘种植技术,生产出品相好、质量优的精品柑橘系列产品。真正实现了他产业致富,造福乡里的诺言。
技术和人力问题解决后,范敬超的重心马上又放在了整备土地、建设橘园上。“我看过很多地方的果园,一些区域的规模很大,但是建园、管理、技术、经营都是以户、社为单位,这样很难形成真正的规模经营,也难以保证品质。”范敬超说,为解决这些问题,他创建了一个新的模式 “大园区 小业主”双创经营模式,以“晚熟杂交柑橘”为主导产业的百里产业环线不断推进。“高效果业、现代果业、创新果业、惠农果业、潜力果业”园区发展特色,强力推进村民土地有租金、就地务工有薪金等一系列助农致富的制度。
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也促成了橘梦园的年收入增长到上百万元。范敬超带头创立的合作社已累计流转土地5.1万亩,分布在8个乡镇43个村,建成果园超过6万亩,近3万亩果园已发包给136个批次的业主,投产果园1万亩。他通过十余年执着努力,真正实现了丘区农业规模发展的梦想,成功打造了水、电、路三网畅通的百里产业环线,形成了集庭院、农庄、农场为一体的花园式果园。真正实现了他梦寐以求的橘园之梦,专业合作社也由此一举成名。
现在的井研县集益镇繁荣村,再不是范敬超刚退休返乡时看到的荒草丛生,连路都找不到的景象。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的柑橘林,绿油油的柑橘挂满枝头,一派生机勃勃。但范敬超的目标远不止于此,他说:“争取‘十四五’期间,全面建设井研县三条百里产业环线和乐山市市中区的百里产业带,形成40万亩现代果园,带动50万农民收入翻番;‘十五五’期间,建成100万亩优质杂交柑橘现代大果业……”继续扩大丘区经济发展,促进川内更多丘区经济发展,让丘区经济发展的成功模式,带动更多老百姓实现致富奔康的中国梦,这才是范敬超百里产业环线拓展的美好蓝图。
(责任编辑:何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