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新闻网记者 吴映辉
编者按: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伴随祖国发展变化,嘉州大地悄然蝶变。即日起,乐山新闻网推出“致敬70周年,用故事见证乐山向上的力量”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报道,全面讲述我市干部群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建设美好乐山的感人故事和光荣事迹。充分展现全市人民团结一心、实干兴市,奋力谱写乐山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如今进入新时代,沙湾区作为乐山市内一大工业重镇,全区工业增加值在gdp中的占比长期保持在70%以上。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是生态环境的负荷超载。如何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沙湾区委、区政府自我加压、迎难而上,以节能减排、工业转型、产业升级为抓手,打响环境治理、绿色发展“攻坚战”。
高位推进 高标奋进
环境就是民生,拥有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想。近年来,沙湾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高标准要求,强力度整治,相继出台、制定了多个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方案。同时认真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建立起环境资源保护、生态补偿等30余项配套制度。用制度的刚性,守住生态环境保护高压线。
同时,为守护好一方碧水蓝天,沙湾区通过大气污染、水污染防治,打好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等八大战役,实施控尘控烟、多污染物协同减排、美丽乡村建设、饮用水水源环境安全、环境监测预警和应急体系建设“五大工程”,不断加大环保执法力度。
德胜集团:技改后的高速含钒抗震钢材生产线厂房外景
2013年以来,累计投入环保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资金近13亿元,相继完成德胜集团钒钛有限公司等多个驻地工业公司环保达标治理,完成了30余个环境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项目。2016年以来,共查处环保违法案件200余起,处罚金额400余万元。
防治结合 攻坚克难
环境治理,关键在防,重点在治。近年来,为有效保护治理区内生态环境,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沙湾区通过加强环保监管和污染整治力度,多措并举,打出一套环境保护“组合拳”。
通过严格环保准入、强化环保监管,确保环境污染不出现“增量”。建成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和大渡河出水断面水质在线监测站,完成10家重点企业水质在线监测和10个大气在线监测并联监控,定期对重点区域、重点企业开展环境风险排查、环境容量研究及污染专项治理,将区域环境安全风险100%掌握在可控范围内。
不断加大污染治理力度,打响环境污染“存量”消除攻坚战。根据20余个专项行动方案开展环境治理专项行动,相继完成企业节能减排技改和循环利用项目建设30余个,淘汰10个落后产能项目和46座石灰土窑;2017年关闭禁养区内的养殖场192户,关停取缔“散乱污”企业226户;2018年关闭拆除海虹发电公司火电生产线;农村清洁能源使用率达到82%,全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十二五”期间,工业废气达标排放率达到99%,工业粉尘回收率达到90%,工业废水回收利用率达到80%,地表水稳定达到国家三类水域一级标准。
安谷电站ⅱ级水源保护地
如今的沙湾,已经成为一座天蓝、地绿、水清,靠山、临水的秀丽小城。
转型升级 绿色发展
近年来,沙湾工业转型升级走在路上,工旅融合、文旅兴区加快步伐。“十二五”以来,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29.24%,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41.06%,义无返顾地沿着“高、新、清、净”工业道路,奋力前行。
在推进传统工业转型升级上,改造提升一批传统产业,打造集约高效、生态环保的不锈钢产业园区,将沙湾区创建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新兴产业比重达56%。在发展循环经济上,大力推进企业循环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形成了不锈钢、钒钛钢两大循环经济产业链,资源综合利用、循环发展的做法在全省推广。
绿色德胜钒钛产业循环经济园区
在推进经济绿色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可持续上,沙湾区主动融入乐山市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规划,启动“绿美沙湾”建设行动。目前,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65.05%,建成省级环境优美乡镇5个、环境优美示范村5个、省市级生态村32个、绿色学校8所、生态家园1.97万户,不锈钢产业园区列入全省首批“生态工业园区”试点单位。“绿色打底、山河为骨、文化为魂”,沙湾“工旅融合发展示范区”的蓝图正在逐步变为“施工图”。
齐心创卫 拓宽思路
近年来,乐山市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国家文明城市活动轰轰烈烈进行,沙湾区也在创文创卫行动中,积极有序地推进区内卫生治理。
2016年以来,84个“三无小区”实现有效治理,新改建停车场4个、农贸市场3个、城乡公厕23个,新建乡镇污水处理厂9个;新增幸福美丽新村13个、美丽庭院1000户,建成特色村落4个,创成 “省级卫生城市”,城乡居民环境得到有力提升。
美丽庭院示范户
同时,为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双创”活动中来, 沙湾区“清洁家园-千人大扫除”、“周五千人大扫除”、“双创”知识竞赛、“讲述我的创卫故事”等群众活动,受到群众热烈支持。还通过电视台建立了创卫“曝光台”“回音壁”,开展创卫工作“随手拍”,及时曝光存在问题,倒逼相关单位及时整改,创卫成效显著。
一个生态美、环境美、城市美、乡村美、山水美的沙湾区,正美丽绽放。
(责任编辑: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