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乐山如何提升发展能级!四川日报整版聚焦-c7娱乐麻将胡了

 看乐山如何提升发展能级!四川日报整版聚焦-c7娱乐麻将胡了
看乐山如何提升发展能级!四川日报整版聚焦
2022-08-31 来源:四川日报

8月31日,

四川日报9版市州观察整版聚焦乐山

对乐山提升区域中心城市发展能级的32条措施、

实施的30件民生实事、

乐山高新区冲刺千亿园区、

井研打造百里粮油走廊

进行了集中报道。

4篇报道相关内容如下下↓↓↓

乐山出台32条举措,打造“经济繁荣、自然生态、多彩人文、乐山乐水、灵秀博雅的幸福美丽嘉州”——追“光”逐链 乐山这样提升发展能级

解读

梳理《决定》内容,加快提升乐山区域中心城市发展能级的目标定位,以10个方面32条措施,明确指向一个“经济繁荣、自然生态、多彩人文、乐山乐水、灵秀博雅的幸福美丽嘉州”。  

为何选择这10个方面入手?具体如何推进?又将对乐山带来什么影响?日前,记者采访了《决定》的起草者和相关专家。

加快提升

乐山区域中心城市发展能级

目标定位

  加快建设以“中国绿色硅谷”为重点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以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为重点的全域旅游示范区、以区域综合交通枢纽为重点的客流物流集散中心,全面提升乐山经济实力、综合承载能力、创新发展动能、区域带动能力

能级划分

  先进制造业发展能级

  现代农业发展能级

  文旅融合发展能级

  区域消费发展能级

  城乡建设发展能级

  改革开放发展能级

  创新驱动发展能级

  基础设施发展能级

  生态环境保护能级

  社会事业发展能级

既是责任担当 也是因地制宜

提升区域中心城市发展能力,既有乐山自身发展所需,更是全省发展所期。

今年上半年,乐山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速居全省第一,晶硅光伏产能规模年内有望突破1000亿元,乐山先进制造业发展能级提升之势已然显现。

2021年10月出台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提出“把绵阳、乐山打造为成都平原区域中心城市”,为乐山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提供了根本遵循。2022年5月,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加快提升乐山区域中心城市发展能级”,进一步明确了乐山发展的历史方位。

“乐山有能力、有条件、有责任把省委赋予的重任转化为乐山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乐山市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吴道鸿表示,《决定》出台既是乐山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区域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和职责担当,更是依照市情,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对省委提出的“加快提升乐山区域中心城市发展能级”这一命题,画出的“施工图”。

“上承使命,下接市情。”在四川省区域经济研究会会长戴宾看来,《决定》出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寓于乐山当前的发展实际。

从区位条件来看,乐山处于成德绵眉乐雅广西攀经济带和攀乐宜泸沿江经济带交汇地,既是成都平原城市群的地理中心,又与川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相邻,现有的城市规模、城市功能以及综合经济实力,让乐山“有充分条件发挥区域中心性作用”。

“城市发展要以产业作为支撑。”戴宾认为,乐山优势产业正处于由“量变”向“质变”累计的关键期。以“头号工程”晶硅光伏产业为例,其产业规模位居全球前列,全产业链布局日趋完善。随着“绿色硅谷”建设持续推进,势必要求乐山在综合承载能力、创新发展动能、区域带动能力等方面不断升级,从而匹配产业发展态势。

戴宾表示,乐山区域中心城市发展能级的提升,又将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让乐山在承接成都极核带动的同时,扩大其在成眉乐晶硅光伏产业带中的牵引作用,并带动文旅、民用核技术等产业的发展。

“长短相济”10个方面共同着力

“发展能级是衡量区域中心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吴道鸿介绍,在《决定》起草过程中,他们将城市对于“人流”“物流”“资金流”等要素的吸引力、承载力作为体现城市发展能级的重要指标,并将这些指标具化为“全面提升乐山经济实力、综合承载能力、创新发展动能、区域带动能力”等定性目标。

围绕这些目标,《决定》明确,将提升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文旅融合、区域消费、城乡建设、改革开放、创新驱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社会事业等十个方面能级。

吴道鸿说,十个能级的整体排局,体现了“长短结合、互为支撑”的理念。其中,先进制造业、文旅融合、区域消费等能级提升是在乐山现有产业基础上不断做强优势。

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盛毅认为,乐山在光伏、文旅等产业的积累,其所代表的产业能力和物质资源,有能力带动乐山优势产业的创新发展和区域产业链提升。

扬长还需济短。吴道鸿介绍,“十三五”期间乐山将68%的财政收入用于改善民生,今年以来当地提出要突出办好“30件民生实事”,涉及就业、医疗、教育等领域,“软硬结合,目的在于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具体到单一能级提升,同样体现了“扬优势、补短板”的特点。就先进制造业而言,《决定》提出加快建设以“中国绿色硅谷”为重点的先进制造业集群,针对产业缺失环节,着眼于晶硅光伏千亿布局,乐山首次明确要“大力发展锂电新能源产业”。

盛毅认为,将储能产业单列是对晶硅光伏、绿色能源全产业链的提前布局。补齐产业链中的每一环,意味着对全球多晶光伏产业从议价权到定价权的掌控,“这才是真正的提升能级。”

拼经济、保民生,乐山实施 30 件民生实事 近日,沐川县箭板镇庆元村村民易世和拿到参与当地“以工代赈”项目的第一份报酬,“这个项目,我们两口子参与的工期不长,一共领到3000多元。”

他所说的项目,是6月底正式开工建设的沐川县箭板镇2022年中央财政衔接资金“以工代赈”项目。截至目前,该项目已经吸纳59名群众参与务工,发放劳务报酬20余万元。

实施“以工代赈”项目是防范脱贫人口返贫工作的内容之一。以促消费、保就业、防范脱贫人口返贫等工作为抓手,乐山正多管齐下拼经济、保民生。

筑牢民生底线,乐山提出年内要做好30件民生实事,涉及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城市建设、道路通畅、社会保障、就业创业等领域。

文旅营销拼人气促消费

8月22日,在中国四川·峨眉山文旅营销北京发布会现场,峨眉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徐艳说:“我们将推出‘五大’文旅优惠活动以及精品旅游产品,进一步扩大影响力,聚集人气。”

而此前一个月,中国四川·峨眉山文旅营销首场发布会已在成都举行。

为激发来峨游客消费意愿,峨眉山市成立2022年下半年“聚人气促复苏”工作领导小组。将全国客源市场分为5大区域,设立5个工作组,由市领导牵头,分赴负责区域中心城市进行营销宣传工作。

截至8月19日,峨眉山景区今年接待游客已达217万余人次,全年目标吸引游客350万人次。

为促进文旅经济复苏,今年1月到7月,乐山开展了8大类71项文化和旅游消费活动。策划包括冰雪温泉节、苦笋文化节等活动,其间,文旅消费季活动参与人数达到200万人次,实际拉动消费20.9亿元。

乐山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透露,后续乐山还将持续推进文旅消费季系列活动,计划开展“丰收中国·大美青平”中国农民丰收节、第九届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等,推介乐山城市风貌,带动文旅经济复苏。

30件实事筑牢民生底线

8月23日,市中区海棠街道油榨街路口的一栋老旧房屋前,工人正忙着搬运材料、搭建脚手架,对房屋内外设施进行改造。“此次改造内容包括防水修缮、外墙喷涂、楼梯间栏杆扶手修缮等。”施工方负责人说,还要对小区绿化、雨污水管网、监控设备等进行升级改造。

为给居民提供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乐山市市中区于今年5月起,对海棠街道10个社区中的100个老旧小区共183栋房屋进行改造。项目概算总投资1.5亿元,改造面积约30万平方米,惠及4600多户居民。截至8月23日,市中区的改造队伍已经进场60个小区,对119栋房屋进行修缮,工程预计今年12月底全部完成。

筑牢民生底线,乐山提出年内要做好30件民生实事,涉及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城市建设、道路通畅、社会保障、就业创业等领域。

在就业保障方面,乐山全面推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城镇就业困难人员、脱贫人口五类人群就业问题。“目前,乐山完成城镇新增就业36022人,失业人员再就业8283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049人,脱贫劳动力就业7.22万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比例达到99.58%。”乐山市就业创业促进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防范脱贫人口返贫方面,今年乐山已下达“以工代赈”计划项目8个,总投资4204万元,其中中央资金3330万元。截至7月底,项目已吸纳农村群众务工人员552人,组织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816人次,发放劳务报酬154.69万元。

抢抓产业风口布局新赛道 乐山高新区冲刺千亿园区“物料加紧准备,下个月要按时开工。”8月21日,乐山高新区,乐山航达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明林正在安排新建厂房的相关事宜。今年初,乐山高新区开始建设乐山高新区新能源产业园区,向晶硅光伏产业链下游延链布局。作为晶硅光伏产业链上的一环,航达项目抢抓机遇的时间紧迫。

“项目部已经修好了,9月底就能土建施工。”明林介绍,航达项目于2021年11月正式签约,总投资15亿元,已于今年3月30日启动建设。根据目前的施工进度,生产线将在2023年下半年迁至乐山高新区新能源产业园。据他估算,下半年产值将达2亿元,产品储能达0.5gwh。

“航达项目是根据国家现有产业导向、结合乐山高新区产业基础进行全面规划引入的。”乐山高新区党工委委员、总工程师刘庆杰介绍,高新区新能源产业园还包含总投资达120亿元的海创尚纬新能源西南制造基地首期4万吨负极材料暨配套基础设施等项目,“下一步将建设成为集设计研发、人才培养、产业聚集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

刘庆杰说,乐山高新区紧扣“一中心两基地三区块”创新布局,目前正极力培育锂电新能源产业,依托国家和省级创新平台及丰富的水电资源,为乐山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做好配套产业,实现错位发展,

8月28日,是乐山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10周年。围绕“高”和“新”,紧跟产业风向,乐山高新区已聚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13家,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450.7亿元。当前,乐山高新区正实施晶硅光伏产业“头号工程”,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光电信息两大主导产业。未来五年,乐山高新区将利用“一区多园”模式,把高新区建成承接高新产业的重要载体,力争到2025年,建成全省15个千亿级营收园区之一。

冲刺千亿,离不开项目支撑。按乐山市的统一部署,乐山高新区全力推动制造业招商引资“百日攻坚”行动(第二季)。自今年5月起,促成投资50亿元的协鑫集团有限公司乐山年产30万吨正极材料项目、投资20亿元的云南硅旺新材料有限公司多功能综合光伏新材料制造基地等项目落户。据初步估算,截至8月底,乐山高新区完成签约金额270亿元以上。

“产业更集聚、创新能力更强。”该负责人介绍,按照规划,乐山高新区的高新技术主导产业占比要达到90%以上,科技创新综合水平指数超过60%,研究与开发投入占比达4.5%以上。

“五良”融合示范迎丰收井研打造百里粮油走廊

又是一年丰收季,8月18日,在乐山市井研县千佛镇瓦子坝村的稻田里,稻谷收割能手们正卖力收割着稻谷。“庆丰收,迎盛会——井研县庆祝第五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正在此举行。

井研县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瓦子坝村不仅有现代农业丘区粮油科技示范基地,更是井研县南部百里粮油走廊核心区域。目前,该示范基地内已经建成“五良”融合宜机化种植基地。

“五良”,即良种、良法、良制、良田、良机。井研县相关负责人介绍,“五良”融合发展,能够实现集中育秧、机播机收、绿色防控等环节全程机械化,使丘区农业生产效率明显提升。

今年以来,该“五良”融合宜机化种植基地播种油菜、小麦、玉米、水稻、杂菜、泽泻6种农作物总计4510亩,产量共204万公斤,合计总收入达892.2万元。其中,560亩泽泻产量共计53.2万公斤,收入425.6万元,占总收入近二分之一。

井研县相关负责人介绍,井研县今年粮食播种面积67.09万亩,较去年新增1.19万亩,粮食总产量达24.6万吨,占全市11个区县总量的19.7%。目前,当地正抓紧建设全长92公里、覆盖5个镇32个村的百里粮油走廊,着力打造粮油产业振兴的丘区样本。

(编辑:杨梅)

乐山发布 懂你,懂世界
"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