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新闻网讯(记者 周柳)一场场春雨唤醒了嘉州的田野,农家人逐渐忙碌起来,掀开春耕序幕,开启了嘉州农人对新一年春耕春种、沃野丰收的美好憧憬。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在春耕。眼下,正是春耕生产的重要时节,在嘉州大地田间地头,处处在行动、人人忙春耕。轰轰隆隆的机械声、忙忙碌碌的脚步声、耕作时的交谈欢笑声合奏成了春耕交响曲。
平兴镇的香葱基地
融合发展 助力乡村振兴
2021年11月,十多年没有种植小麦的市中区土主镇在铁牛村种下了第一片麦田,开启了全镇恢复小麦种植的第一年。从此,这种下的18亩麦田成了市中区土主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游仲民的心头宝,耕地、除草、施肥、防虫,游仲民隔三差五就往铁牛村跑,细心呵护这片麦田。
18亩麦田的主人是上源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肖超。为了不让土地闲置,也为了让土地产生更高的经济价值,肖超开始尝试种植小麦。“小麦麦秆可以制作菌包,麦子既可以是粮食也可以在种食用菌时添加以增加氮;小麦种植过后对土地很有好处,翻耕之后还能肥地松土,不会让土板结,而且种过小麦的土地非常适合种羊肚菌。”肖超相信,人不负土地,土地定会给予丰厚的回报。
铁牛村的麦田
查看小麦长势情况
三月春光里,绿油油的麦苗们迎着阳光茁壮生长,带着游仲民和肖超的希望,成为增加土主镇农人经济收入的又一个新助力。
致富增收的希望不止在铁牛村的麦田里,也在夹江县金银河村的高科技大棚内。
走进金银河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大棚生产基地,大棚内暖意融融,各种蔬菜生机盎然,丝毫不受天气影响,工人们正在忙着打理蔬菜。据介绍,高科技的智能大棚,主要培育苦瓜、丝瓜、黄瓜、番茄等优质蔬菜苗,以智慧农业技术,引领村民取消传统的耕作与种植模式,向现代智慧科技农业慢慢靠拢,生产有机、无公害蔬菜,带领村民增收创富。
图片来源 夹江发布
以中央一号文件为指引,夹江县金银河村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抓手,推广大棚蔬菜种植、以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形式,共建现代蔬菜产业园区,打造甘江镇金银河村东风堰灌区蔬菜特色品牌,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多措并举 提高土地利用率
在市中区白马镇车架山村林下复合种植大豆扩种示范区,当地村民采用林下复合种植模式,在油桐树下种植了200亩大豆,不仅提高了土地的产出率,也让村民增加了收入。
在以往,白马镇并没有大规模地种植大豆,都是散户自行种植,仅供自家食用,经济效益微乎其微。去年开始,全镇在车架山等村进行试点,采用“玉米 大豆”“油桐 大豆”“果树 大豆”套种模式种植大豆500亩。加上每亩140元的补贴,每亩实现增收400元,试点范围共计增收20万元。
复合种植大豆扩种示范现场 图片来源微嘉州
去年套种增效明显,今年开始大规模扩种。大户带散户,合作社带农户,全镇的大豆扩种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为了破解技术难题,白马镇还成立了6个大豆种植技术指导服务队,针对套种的种植距离、施肥方法等各个环节对农户进行详细的技术指导。
镜头切换到市中区苏稽镇,长春村原1200多亩的猕猴桃种植基地里一片热闹的农忙景象,挖掘机、拖拉机来回忙碌着,一棵棵低产猕猴桃树苗被铲除后正在开垦、培肥,为粮食、经济作物复合种植做好准备。
长春村耕地恢复工作现场 图片来源微嘉州
据介绍,开展耕地恢复工作,旨在通过改造低产果园推动还粮于地,促进农用地“非粮化”整治。长春村的1200多亩猕猴桃园在今春陆续改造后,开展带状复合种植,预估可增加鲜食玉米产量600吨、大豆15吨、萝卜2400吨。市中区农业农村局农艺师董学会表示,今年全区范围内将大力推进撂荒地整治工作,并结合果园加大豆以及玉米加大豆套种的方式,全区预计会增加粮食播种面积3000余亩,增加粮食产量60000公斤。
部门联动 全力服务春耕
春耕初始,乐山各地各部门早部署、早准备、早组织,为推动农业生产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奠定良好基础。
乐山市农业农村局提前印发《2022年乐山市粮食生产工作要点》的通知,围绕稳面积,推进低效经果林“腾果还粮”;调结构,主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优化模式,注重粮经复合发展;兴科技,促进粮食稳产高产;强示范,提升粮食园区水平五项重点,切实做好2022年粮食生产工作。
为确保春耕备耕有序进行,今年全市储备杂交水稻、杂交玉米种子1591吨、化肥60887吨、农药1250吨、农膜1080吨。据农情调度显示,全市杂交玉米种子、化肥、农药(有效成分)、农膜等总资源均大于总需求,整体来看,全市农资库存充裕储备充足。
为确保广大农民群众用上放心农资,切实保障农业生产顺利进行,乐山市场监管部门结合“春雷行动2022”,立足职能,加强农资商品质量监管。
市场监管局开展监管检查
2月28日,乐山市沫江堰结合灌区实际情况,开闸向下游灌区放水,拉开了乐山市今年春灌序幕。沫江堰将灌溉沙湾区、乐山高新区、五通桥区的7个乡镇44个行政村。随着沫江堰开闸放水,该灌区内的部分村民开始引水灌溉、平整秧田。
嘉州沃野春耕忙,不负农时与春光。行走乡间,一个个忙碌的春耕画面交叠成最美的自然农耕图。春回嘉州,广袤的大地正在升腾起新希望。
(责任编辑:王君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