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罗格布是四川省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梅林镇干田坝村拉普组的村民,家里有7口人,5个孩子都在上学,原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沉重的负担让他有些喘不过气来。但是,他没有被困难压倒,在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他积极主动想办法,依靠勤劳的双手摆脱贫困,实现了脱贫奔康的“愿望”。
(阿罗格布和他的妻子)
阿罗格布家一直都在养猪,不过规模不大,加上前些年生猪行情不好,根本赚不了钱。2018年,非洲猪瘟来袭,生猪产业遭受重击,猪肉市场供给紧张,生猪价格猛涨,这让阿罗格布看到了“希望”。他东奔西走,在各项扶贫贷款政策和亲友等多方支持下,筹集了40万元,准备“大干一场”。两个月后,660平方米的生猪养殖场在干田坝村拔地而起,养殖场有猪舍50间,阿罗格布开始养殖能繁母猪和育肥猪。
凭靠多年的养殖经验,加上有镇兽医站和村干部的帮助指导,尽管非洲猪瘟疫情持续发酵,但丝毫没有影响到阿罗格布的养殖场。生猪价格的持续上涨,也让阿罗格布收获不小。截至目前,阿罗格布的养猪场已经累计出栏育肥猪500多头,出售仔猪1000多头,现有存栏能繁母猪60余头,仔猪、育肥猪若干。仅不到两年时间,他的销售额就达到了近300万元,纯利润有100多万元。累并快乐着,随着日子的推移,阿罗格布一家的日子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阿罗格布和他“猪宝宝”们)
现在,阿罗格布的养猪场已初具规模,但他心里却有一个愿望:“我想要建一座现代化养猪场,带动乡亲们一起致富。”
得知阿罗格布的想法后,驻村工作队为他提供了发展思路:在保证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通过各级帮扶壮大规模,重点抓好疫病防控和粪污处理,利用粪污生物发酵技术,探索“种养结合、资源循环、生态发展”的现代生态农业新模式。听说劳动镇福来村有一个现代化的养猪场,充分利用猪粪养殖蚯蚓和生产有机肥,村“两委”还准备带他去参观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为下一步发展打好基础。
看到阿罗格布养猪挣了钱,村里不少人跃跃欲试,阿罗格布也毫不吝啬地向村民传授他的养殖经验。在他的带动下,马啥木尔和残疾人马啥达军各出售仔猪200多头;残疾人罗格阿红出售仔猪100多头;赫勒阿布和赫勒其布各出售仔猪100多头、肥猪10多头……
(阿罗格布指导村民养猪)
(责任编辑:杨梅)